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瑞和网
作者 | 王晖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围绕娃哈哈和宗馥莉的舆论漩涡,越来越扑朔迷离了。
“宗馥莉被带走了!”今年国庆期间,这条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引发广泛关注。伴随传闻的还有“宗馥莉心腹高管被调查”的消息,让娃哈哈再次登上热搜。
随着事件发酵,有媒体向娃哈哈董事会成员求证,得到的回应是:这属于“假新闻”。
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宗馥莉和娃哈哈如今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局面?

宗馥莉“被带走”之谜:
源自港台媒体,娃哈哈否认
“宗馥莉被带走”的消息最初并非来自内地权威媒体,而是一家名为“Newtalk新闻”的港台媒体。

▶ 图源:微博
所以,这一消息来源的可信度本身就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资料显示,Newtalk新闻是台湾“先驱媒体社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所经营的一个新闻资讯平台品牌,属网络媒体。
该媒体在台湾舆论场具有一定争议性,甚至曾遭到中国时报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开声明指责,称其“未善尽媒体应有的查证与平衡” 。
随着消息传播愈演愈烈,娃哈哈董事会成员不得不出面回应,直接否认了这一说法,并明确表示这属于“假新闻”。 这一来自官方的辟谣,让“宗馥莉被带走”的传闻暂时告一段落。

不过,与宗馥莉“被带走”的传闻不同,其心腹高管严学峰被调查的消息却得到了证实。
据财新网独家报道,国庆假期第二天,宏胜饮料集团生产中心总监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审查,立案通知书已经发送给娃哈哈集团党委。

▶ 图源:财新网
根据纪检委的要求,未经其同意,娃哈哈集团不得批准严学峰出国、辞去公职瑞和网,不得批准对其交流、晋升、奖励、处分或者办理退休手续。
那么,严学峰究竟是什么人?他与宗馥莉的关系有多密切?
公开信息显示,严学峰现为宏胜集团生产中心总监,也是浙江桶装水经销商的总经理。天眼查数据显示,严学峰在189家企业任职,在杭州娃哈哈集团、杭州娃哈哈非常可乐饮料等多家企业担任核心成员或高管。
严学峰与宗馥莉的合作关系尤为引人注目。他与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和宏盛饮料集团法定代表人祝丽丹合作均超150次,后者是宗馥莉的绝对“心腹”。

两人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可见一斑。
早在2007年,25岁的宗馥莉刚执掌宏胜饮料集团时,严学峰就进入到了集团管理层。
随着宗馥莉逐步接管娃哈哈,严学峰也追随她的步伐,成为娃哈哈子公司的高管,是宗馥莉推动业务和组织架构调整的关键执行者。

多事之秋:
娃哈哈面临的深层挑战
严学峰被调查,只是娃哈哈目前面临的多重挑战的一个缩影。从更深层次看,娃哈哈正处在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中。
首先,商标争夺战白热化。
“娃哈哈”商标到底归谁所有?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扑朔迷离。
2025年2月11日,娃哈哈集团发布了一份声明,称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正在从集团公司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然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商标数据库显示,“娃哈哈”商标至今仍登记在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名下,而这家集团公司的最大股东是上城区国资。

▶ 图源:娃哈哈官微瑞和网
这一矛盾暴露了娃哈哈产权结构的致命缺陷。宗庆后生前曾试图将“娃哈哈”商标从集团剥离,转入宗馥莉控制的食品公司,但这个操作从未完成法律登记。
其次,渠道调整引发利润转移争议。
2024年底,宗馥莉要求将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桶装水销售业务转移到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方案于2025年3月25日正式落地实施。

▶ 图源:娃哈哈官微
这一渠道调整引发了巨大争议。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自2025年4月起,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不再有桶装水的销售经营权,而成为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的一个代工厂。
更引人关注的是,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压低了结算价格,给予桶装水公司2.75元/桶的加工费用,这导致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利润大幅下滑。
天眼查显示,迅尔城通是宏胜饮料集团100%持股孙公司,严学峰正是其法定代表人和关键管理人员。这一业务调整和利润转移,很可能也是严学峰被调查的原因之一。
再次,家族内斗与资产冻结。
除了公司层面的问题,宗馥莉还面临着家族内部的挑战。
香港高院的裁决书透露,宗馥莉的三位同父异母弟妹——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直接告上法庭,不仅要分走父亲承诺的21亿美元离岸信托,还盯着杭州法院里那笔更肥的资产: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29.4%的股份,按当前市值算足足350亿人民币。

▶ 图源:@传媒老王
这场官司直接导致宗馥莉18亿美元资产被冻结。上诉被驳回的那天,她刚在内部会议上宣布要推进“品牌年轻化改革”。

推出娃小宗:
出师未捷,市场渠道双遇冷
面对“娃哈哈”商标使用的限制,宗馥莉不得不另起炉灶,推出新品牌“娃小宗”。这本是她摆脱束缚、大展拳脚的绝佳机会,却意外遭遇了市场的冷水浇头。
2025年5月,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一口气申请了45个“娃小宗”商标,覆盖全部45个商标国际类别。这种全类别注册的策略,充分显示了宗馥莉背水一战的决心。

▶ 图源:企查查
这绝非小打小闹的试水,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标政变”,意图在娃哈哈品牌之外,打造完全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然而,市场的反应却给了雄心勃勃的宗馥莉沉重一击。
在消费者端,社交媒体上关于“娃小宗”的讨论充满了质疑声。有平台发起的投票结果显示,高达62%的参与者明确表示“宁可买东方树叶,也不试这新牌子”。这一数据赤裸裸地揭示了新品牌面临的认知困境——消费者对“娃小宗”这个与“娃哈哈”似像非像的名字并不买账,甚至产生了排斥心理。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销售渠道。
经销商的抵制远比线上网友的吐槽更为直接和致命。一位合作多年的娃哈哈经销商坦言:“卖娃哈哈靠的是三十多年的国民度,渠道铺货轻车熟路。这新牌子得从头铺市场,砸钱不说还可能砸手里,谁傻啊?”这番话道出了大多数经销商的心声——在商言商,无利可图的生意没人愿意做。

▶ 图源:蓝鲸新闻
“娃小宗”的挫败,表面上是新品推广受阻,实质上暴露了宗馥莉接班路上的深层困境:离开了“娃哈哈”这个金字招牌,她能否独自撑起一片天?
经销商们的观望态度更值得玩味:“要是‘娃小宗’真能做起来,那我们肯定愿意卖。但现在市场这么难,推一个新品牌等于重新开荒,除非公司给特别优惠的政策,否则我们还不如专心卖老产品。”
这种“看菜下饭”的现实主义,让“娃小宗”尚未全面上市就遭遇了渠道冷暴力。
新品牌的挫败,不仅意味着宗馥莉试图摆脱商标困局的努力受挫,更折射出二代企业家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两难境地——守着父辈的品牌固然安稳,却要受制于人;自创品牌虽然自由,却要面对市场的残酷检验。
对宗馥莉而言,“娃小宗”首战失利只是开始,如何在品牌传承与自主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她在后宗庆后时代必须破解的难题。
回过头来看,从2007年执掌宏胜集团,到如今全面接管娃哈哈,宗馥莉的接班之路从未平坦。如今,在内有家族争产、商标纠纷,外有市场竞争、渠道压力的情况下,如何带领娃哈哈这艘民族品牌巨轮继续航行,将是宗馥莉面临的最大考验。

▶ 图源:娃哈哈官微
对于关注娃哈哈的公众而言,在面对各种传闻时,还需保持理性,等待官方信息的发布,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
毕竟,作为陪伴一代中国人成长的企业,许多人仍然真诚希望娃哈哈能够渡过难关,再现辉煌。
*编排 | 三木 审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资讯,尽在【首席品牌观察】↓↓↓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股升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